進口聯軸器在運行過程中,除受到正常的磨損外,還有其它的損傷形式,如裂縫、折斷、彎曲、扭曲等情況,一般情況下有以下五種:
1. 由于零件在運轉過程中的相互磨損,使原有的尺寸改變。這類缺陷用一般的測量工具可以檢查,常用的測量工具為精度0.01-0.02mm的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徑千分尺、千分表等。
2. 由于零件在運轉過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使零件發生彎曲、扭曲、橢圓化或其它異形的變化,一般稱為零件正確幾何形狀的損失。測量方法與第一類缺陷的測量方法基本相同。對于零件的彎曲等變形有時可在車床上用千分表檢查。
3. 由于在運轉過程中,聯軸器的零件發生過熱回火、擠壓等情況,造成表層機械性質的變化。這類損傷可用銼、磨塊等工具或其它儀器來判定表層硬度變化,用眼睛可以觀察受擠壓的情況。存在這些缺陷時,即使零件的尺寸和形狀的磨損沒有超過允許的范圍,但根據表層機械性質的變化程度對進口聯軸器運轉的影響,有時也得判定零件報廢。如齒式聯軸器的齒面就要考慮這類問題,表面機械性質的降低不可能避免地會降低齒輪的耐磨性。
4. 其它表面的損傷有熔蝕、侵蝕等多種腐蝕,這類缺陷一般用眼睛來觀察,主要判定其損傷的程度及由此造成的尺寸變化是否在質量要求的允許范圍內,然后確定零件報廢還是修復。
5. 整體損傷是指聯軸器的零件發生裂紋、蜂窩、碎裂、斷面斷裂等現象。產生整體損傷有機械原因,也有化學原因,對于進口聯軸器來說主要出自機械原因。零件在循環載荷下,特別是變向載荷作用下,所產生的材料疲勞現象是機械整體損傷的主要原因。當然,材料的疲勞破壞機械是復雜的,然而由經驗證明零件的設計不良、制造質量低劣、安裝或使用不妥實造成機械性能整體損傷的主要原因。對于這類缺陷損傷,應根據整體損傷的程度對零件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定,確定哪些零件應報廢,哪些可以修復使用。